[川]成都水泥市场烽烟四起

2006-12-06 00:00
      成都的水泥市场,更像一场暗战。 

      数军垒营城外,俯视成都平原,硝烟的味道渐浓,是“先入为主”的优势尽展,或是“后起之秀”的独舞;是“一枝独秀”亦或“百家争鸣”?

      2006年,成都水泥市场展开了一场较量。

      已建成完工的都江堰拉法基二线投产以后,年水泥生产能力达340万吨;在实现了对四川双马的收购后,拉法基瑞安公司在四川的水泥生产能力将达600万吨,其主要市场在成都。

      位于彭州市的四川亚东水泥有限公司一线已于9月28日正式点火,年产水泥熟料将达200万吨,投资全部到位后将年产水泥达400万吨。

      紧邻成都的德阳什邡市,四川利万步森水泥公司旗下的德阳利森水泥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水泥的生产线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预计2007年可以投产。

      地处成都市温江区的成都顽石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具有年产150万吨水泥的生产能力。

      四川峨嵋山水泥有限公司目前年产量160万吨,主要销售市场集中在成都地区,年产180万吨水泥生产线也开工在即。

      年产水泥230万吨的治权集团目前除了在四川甘孜、阿坝建有生产线,在都江堰、蒲江、新津等成都周边地区也分别布点。

      川威集团旗下的重龙水泥有限公司和星船城水泥有限公司年生产水泥达100多万吨。

      四川金顶也是大有来头,目前除了在攀枝花、广元开建新线,抢占二级区域市场以外,在峨眉山市筹建的一条年产180万吨新线,便是冲着成都市场而来。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城市,成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发展前景广阔,势头强劲,吸引了各行各业的投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成都的水泥需求增长惊人,从2002年的620万吨,到去年的900余万吨。而伴随成都地铁、成乐绵城际高速铁路等一系列城市基础建设工程项目的开工建设,成都水泥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 

      国家“十一五”计划以节能降耗为主题,对水泥行业实行大的整合,走规模集团化道路,以逐步取代落后的立窑水泥工艺。四川省水泥协会秘书长杨渝蓉指出,目前成都水泥立窑工艺还占70%的市场份额,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发展规划目标,成都市场发展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市场空间是相当大的。当众厂家将发展的重心西移,成都周边相继迎来大腕投资,各大水泥项目纷纷上马。

      据保守统计,在未来几年以内,成都水泥市场的生产能力将突破1500万吨。据统计,发达国家人均每年水泥用量为1000公斤,发展中国家每人每年水泥用量将达到1300公斤,上海市现在拥有2000万人口,水泥消耗量为2500万吨左右。目前,成都近1350万人口,1500万吨的水泥将达到现阶段成都水泥市场需求量的饱和状态。如果加上成都周边一些颇具规模的中小型水泥企业,未来的成都水泥市场必将出现一个激烈的竞争时期。

      群雄并起

      目前,拉法基瑞安集团在中国的业务百分之九十都集中在西南地区,并占据了成都水泥高端市场,一些大工程,重点项目都选用其产品。都江堰拉法基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拉法基瑞安集团对西南地区水泥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西南地区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人口超过2亿,水泥年需求量上亿吨,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了众多的基建项目的建设,况且西南地区的水泥行业还没有明显的领导者,而拉法基集团产能已达到1740万吨,其中百分之九十的业务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这也印证了拉法基瑞安集团对这一地区的信心。同时拉法基集团在中国的目标是4000万吨,另2000多万吨的产能主要是通过新建的生产线和收购旧有的产能来实现,对于成都市场,只是拉法基集团的第一步。”

      近两年,作为世界建材巨头的拉法基集团在成都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但是目前这个局势将面临巨大的冲击。在近期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未来的成都水泥市场,将有更多具有主导实力的企业入驻。虽然,拉法基目前收购了四川双马集团,其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使其具有低成本优势,然而目前坐落四川彭州的亚东水泥集团也不可小觑。亚东水泥集团董事长张才雄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亚东水泥集团现在采用的世界最先进的德国KHD技术,在成本控制上,主要遵循三点,一是运转率高,二是能耗低,三是采用余热发电,”另外还采用了独特的高山采矿方式。因此使得亚东水泥集团不论从品质、效率、成本、环保上来说,都形成自己有效的实现途径,同时也赢得公众好评。进入成都市场,亚东水泥集团更是信心十足。拿张才雄先生的话来说是,“我们到这里不是来抢别人的市场!我们一直看好这个市场,这个市场的空间还很大!”

     同样看好成都市场的四川利万步森水泥公司,已在德阳什邡的洛水镇开工建设日产熟料2500t/d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距成都不足100公里。谈起选址缘由,总经理陈建国指出,成都基础建设发展较快,高品质水泥需求量大,而在成都周边150公里范围内只有拉法基和亚东三条新型干法窑生产线,什邡处于成都、德阳、绵阳的中间位置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市场位置。

      从目前情况来看,成都水泥市场看起来似乎风平浪静,水泥价格稳中有升,但这是否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当前,水泥市场结构还主要由中小立窑水泥企业支撑着,市场占有率达70%左右。随着各大新线的建成投产,成都水泥市场必将出现一个新的市场格局,拉法基,亚东、利森、金顶、峨眉山市水泥厂等在成都都将拥有自己的市场。目前,中小立窑水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在未来几年将有更大的市场失守,这样一来,成都水泥市场的这场盛宴,就只待几家豪门的参与了。

      立窑水泥 市场沦陷

      四川省水泥协会秘书长杨渝蓉指出,整个西部地区目前水泥工艺相对比较落后,就成都来说,中小立窑水泥企业占有70%的市场。可以说,成都周边各大新线的纷纷上马,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十一五”规划对水泥产业结构作出了进一步的调整,只有根本的市场淘汰机制才是最有效的途径。在未来几年,随着各大新线的建成投产,成都水泥市场的产业结构必将出现一个新局面。

      总的来说,随着政府关停中小立窑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以及市场的饱和,中小立窑水泥企业的市场沦陷在所难免,其生存能力必将逐渐丧失。虽然目前立窑可以通过技改得到一定发展,通过技改达到3.8米或者4.2米的立窑可以改造得比较成功,但业内人士对此仍存在疑虑。技改后的立窑在经济技术指标和节能降耗上可以达到国家标准,但水泥质量与新型干法工艺水泥的产品质量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当前,大多数主体工程都采用旋窑水泥,只有做得比较好的立窑水泥才有少量进入主体工程。

      对于立窑企业如何在市场上求得生存发展,四川省水泥协会秘书长杨渝蓉谈到两点:“第一,退守低端市场,以辅助性工程为主,成都周边农村基建设施等市场需求还是比较大的。比如四川眉山水泥厂,以前在成都有一定的市场,但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目前撤回眉山周边地区并在西昌建立起了自己的市场。第二,自发壮大,建立新型干法线。仁寿县人民水泥厂通过亿元技改,实现了从立窑到旋窑的转变,目前产能突破100万吨,70%的水泥销往成都。但这一点,资金是个比较大的难题。尤其目前四川水泥行业资本合作比较差,”杨秘书长讲到一个现象,说浙商出来投资,基本上是靠集资,但在内地,许多人在观念上还是存在差距的。事实上,四川水泥行业未尝不可尝试几个中小企业老板集资合作,建立新线的做法。

      大量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建设,带来的另一个积极变化是实现散装水泥使用率的进一步提升。成都地区目前的散装率还很低,比重大概在30%左右。而造成散装率低的原因是产业布局、水泥企业的分布存在着不合理现象,使散装水泥的推广有困难。另据了解,环保局明年将会有新的举措出台,对袋装水泥将有一个收费标准,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散装水泥发展。

      未来将是价格战?

      面临着拉法基、亚东、利森等巨大产能的涌入,未来成都市场的水泥价格是否会有很大的波动?四川水泥协会杨秘书长表示,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但就目前形势看来,价格波动不会很大。这一点与利万步森总经理陈建国的观点也不谋而合。陈总表示,未来的价格竞争是一个方面,但影响不会很大,在市场的调整下,成都水泥市场能够达到很好的平衡。亚东水泥的产品马上投放市场,对于成都水泥市场的前景,亚东董事长张才雄表示充满了信心。拉法基也表示,希望与亚洲水泥和西南地区的其他同行们一起创建一个健康、稳定的市场。

      如此看来,价格战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只有一个良性的竞争,才能带来更大的利益和整体的繁荣。这跟未来成都水泥市场的总体平衡和市场格局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各家企业都具备很强的竞争实力,这为未来市场的稳定提供了基础。当然,只要拥有了对手,市场竞争将是永远的主题。目前成都水泥市场更是群雄并起,虽然没有明确的价格战,暗战却更加激烈。各家企业将更加注意产品品质在市场的反应,也将更加积极实现节能降耗的手段,提高市场竞争力。

      谈到目前新线的纷纷建设对于成都水泥市场的影响,利万步森的陈总表示,随着拉法基二线、亚东、德阳利森新线的投产,成都水泥价格可能会出现波动,但这种影响不会很大,成都的水泥市场还是比较规范的。如果真要说影响,可能会对运距超过150公里的水泥厂影响较大。四川省水泥协会杨秘书长指出,只有利润多少的差别。水泥行业的利润相对稳定,只要管理得好,努力实现降低成本,一样是有生存空间的。像峨眉山市水泥厂、金顶集团等水泥企业的产能相对较大,他们未来的目标主要还是成都市场。而目前像金顶和双马的水泥在水电工程上使用较多,在成都城区较少,但未来几年也终将回到成都市场。

      烽烟散尽,尘埃落定,成都水泥市场的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结构将得到有效调整,中小立窑水泥主导市场的历史将被改变。富庶的成都平原上的水泥工业,我们将会看到另一番景象。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3 20: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