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建筑材料消耗量到2010年将会接近整个欧洲市场总量
2006-03-10 00:00
国外有专家预测,中国粉体建筑材料(简称“粉体建材”)市场的年消耗量到2010年将会与整个欧洲市场的总量接近,达到8000万吨。面对现在还不足1%的份额,国内粉体建材将何去何从?近日,记者来到素有国内粉体建材"先驱者"称号的北京安顺达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就国内外粉体建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采访了该公司董事长傅德海先生。
傅德海,这位在粉体建材领域摸爬滚打整整8个春秋的热心实业家,自1996年进入粉体建材市场开始,整天都在与“忙”打交道,他见证了国内粉体建材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研制生产的全部过程。在与记者事先确定好会面时间后,因为临时急事不得不推迟了两个小时。一见面,就让记者深切体会到什么叫“风尘仆仆”,简单寒喧后,就直接进入主题。
傅德海介绍,粉体建材是砌筑砂浆、抹灰砂浆、保温体系的粘结砂浆和罩面砂浆、界面处理粘结剂、陶瓷砖粘结剂、地坪砂浆、修补砂浆、彩色装饰砂浆、嵌缝剂、干粉涂料、内外墙腻子粉及其他预拌混料等产品的统称。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西欧和美国,主要是通过向传统的水泥、石灰、石膏、矿物质粉料、超细活性粉料及砂子等建筑灰浆材料中加入各类高分子聚合物添加剂,按照配合比进行工业化加工而生产出的一类预拌干混材料,起到改变和提高传统材料的性能。生产和使用粉体建材,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降低生产能耗,保护环境,施工方便快捷,能使建筑达到意想不到的质量效果,彻底解决建筑物存在的空、鼓、裂等质量通病。由于粉体建材的诸多性能优势,一经面市,就迅速席转整个欧美国家。2001年,干混砂浆的消耗量:西欧约为3000万吨-4000万吨,世界范围内的总消耗量约为6000万吨-7000万吨。相比之下,中国在应用粉体类建材产品要远远落后欧美国家,2002年粉体建材的消耗总量约为70万-80万吨。究其原因,粉体建材作为建材行业内的新型产品,国内市场往往忽视了它的实际应用,在国内存在一种误区,讲新型墙材,只是顾及到了砌块、隔墙板之类的,以往水泥和砂子搅拌就可以的观念根深蒂固。以陶瓷为例,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和最大规模的陶瓷生产及经营企业,但用什么办法与之粘结使用,这些企业目前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与这些材料配套使用的砂浆、胶粘材料等材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有再好的砌体材料,但没有好的砂浆,工程照样会出现问题,开裂、脱落、空鼓依旧。这就是一个产品配套的问题。中国建筑市场目前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规模是最大的,粉体建材的发展蔚然壮观,潜力巨大。
对傅德海来说,他与同事们在刚开始进入粉体建材的前3年,可谓历尽艰辛,“粉体建材”是什么?它有那些性能优势,用途在哪里?在当时的建筑市场上还鲜为人知,推广起来相当困难。直到国内市场进入建筑节能的全面发展时期,粉体建材的应用才得以重视。近年来,预拌(商品)砂浆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大江南北,国内众多相关领域的企业纷纷涌向这一利好市场。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强化建筑工地的文明施工管理,保障工程质量,上海市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在施工现场一律推广应用预拌(商品)砂浆(包括搅拌站生产的成品砂浆和粉体建材),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04年,北京市也开始提出了全面推广应用预拌(商品)砂浆的文件通知。粉体建材正如国内大力发展的外墙外保温技术产品一样,都是发展潜力相当巨大的领域。
为了吸收国外粉体建材的技术精髓和成功应用经验,傅德海也曾多次去欧美国家考察,并通过外国友人,极力说服国外该领域内的权威企业和专家到中国来发展。进入粉体建材8年,傅德海每年和他的同事们都要在国内几个主要地区,会同相关的行业机构、协会共同组织专门的技术会议,探讨、讲解粉体建材的应用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与此同时,在傅德海的带领下,安顺达公司依靠自身技术积累,在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产品的同时,还自主开发生产出了符合国内建筑市场需求的一系列粉体类建材产品,这些产品如外墙保温隔热聚合物水泥砂浆、陶瓷墙地砖胶粘剂、粉刷石膏、内外墙耐水腻子、界面剂、建筑熟胶粉、可再分散乳胶粉、以及甲基纤维素醚等添加剂类产品,为国内建筑市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无论是引进的还是自主生产的产品,安顺达公司总是自己身先垂范,先自己进行实验性应用,只有符合不同地区建筑要求后,这类产品才向下游用户推广应用,并同他们多次交流,一起来完成系列产品的多种配方,扩大技术产品的应用范围,向用户提供最牢固的技术保障。“如果自己应用的效果都不理想,再向用户销售,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傅德海说。
令傅德海担忧的是,从2002年至今,国内已经进入或即将准备进入粉体建材领域的企业不在少数,规模大的在10—15万吨左右。但实际市场才刚刚开始,有的只能生产1万多吨,有的仅销售不到5000吨,市场并不如想象的顺畅,这就是一个严重的信号。中国粉体建材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刚开始进入的少数企业大都能较好地注重品牌建设,但是现在的企业多了,有的就不按照规律办事,价格的竞争,质量得不到提高,给市场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傅德海说:“其实,这个现状也属于正常,国外一些国家他们最初也是有几百家企业在市场中竞争,最后通过优胜劣汰及政府干预,仅仅只有那么几家具备实力的企业生存下来,发达国家走过的这样一条路,国内也照样会走,只是时间的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国家八部委联合发文,并专门成立了专题组、专家组,大力推广干混砂浆产品的市场应用,已开始在广州、上海、北京进行试点。相信粉体建材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新时机。
傅德海,这位在粉体建材领域摸爬滚打整整8个春秋的热心实业家,自1996年进入粉体建材市场开始,整天都在与“忙”打交道,他见证了国内粉体建材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研制生产的全部过程。在与记者事先确定好会面时间后,因为临时急事不得不推迟了两个小时。一见面,就让记者深切体会到什么叫“风尘仆仆”,简单寒喧后,就直接进入主题。
傅德海介绍,粉体建材是砌筑砂浆、抹灰砂浆、保温体系的粘结砂浆和罩面砂浆、界面处理粘结剂、陶瓷砖粘结剂、地坪砂浆、修补砂浆、彩色装饰砂浆、嵌缝剂、干粉涂料、内外墙腻子粉及其他预拌混料等产品的统称。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西欧和美国,主要是通过向传统的水泥、石灰、石膏、矿物质粉料、超细活性粉料及砂子等建筑灰浆材料中加入各类高分子聚合物添加剂,按照配合比进行工业化加工而生产出的一类预拌干混材料,起到改变和提高传统材料的性能。生产和使用粉体建材,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降低生产能耗,保护环境,施工方便快捷,能使建筑达到意想不到的质量效果,彻底解决建筑物存在的空、鼓、裂等质量通病。由于粉体建材的诸多性能优势,一经面市,就迅速席转整个欧美国家。2001年,干混砂浆的消耗量:西欧约为3000万吨-4000万吨,世界范围内的总消耗量约为6000万吨-7000万吨。相比之下,中国在应用粉体类建材产品要远远落后欧美国家,2002年粉体建材的消耗总量约为70万-80万吨。究其原因,粉体建材作为建材行业内的新型产品,国内市场往往忽视了它的实际应用,在国内存在一种误区,讲新型墙材,只是顾及到了砌块、隔墙板之类的,以往水泥和砂子搅拌就可以的观念根深蒂固。以陶瓷为例,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和最大规模的陶瓷生产及经营企业,但用什么办法与之粘结使用,这些企业目前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与这些材料配套使用的砂浆、胶粘材料等材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有再好的砌体材料,但没有好的砂浆,工程照样会出现问题,开裂、脱落、空鼓依旧。这就是一个产品配套的问题。中国建筑市场目前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规模是最大的,粉体建材的发展蔚然壮观,潜力巨大。
对傅德海来说,他与同事们在刚开始进入粉体建材的前3年,可谓历尽艰辛,“粉体建材”是什么?它有那些性能优势,用途在哪里?在当时的建筑市场上还鲜为人知,推广起来相当困难。直到国内市场进入建筑节能的全面发展时期,粉体建材的应用才得以重视。近年来,预拌(商品)砂浆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大江南北,国内众多相关领域的企业纷纷涌向这一利好市场。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强化建筑工地的文明施工管理,保障工程质量,上海市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在施工现场一律推广应用预拌(商品)砂浆(包括搅拌站生产的成品砂浆和粉体建材),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04年,北京市也开始提出了全面推广应用预拌(商品)砂浆的文件通知。粉体建材正如国内大力发展的外墙外保温技术产品一样,都是发展潜力相当巨大的领域。
为了吸收国外粉体建材的技术精髓和成功应用经验,傅德海也曾多次去欧美国家考察,并通过外国友人,极力说服国外该领域内的权威企业和专家到中国来发展。进入粉体建材8年,傅德海每年和他的同事们都要在国内几个主要地区,会同相关的行业机构、协会共同组织专门的技术会议,探讨、讲解粉体建材的应用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与此同时,在傅德海的带领下,安顺达公司依靠自身技术积累,在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产品的同时,还自主开发生产出了符合国内建筑市场需求的一系列粉体类建材产品,这些产品如外墙保温隔热聚合物水泥砂浆、陶瓷墙地砖胶粘剂、粉刷石膏、内外墙耐水腻子、界面剂、建筑熟胶粉、可再分散乳胶粉、以及甲基纤维素醚等添加剂类产品,为国内建筑市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无论是引进的还是自主生产的产品,安顺达公司总是自己身先垂范,先自己进行实验性应用,只有符合不同地区建筑要求后,这类产品才向下游用户推广应用,并同他们多次交流,一起来完成系列产品的多种配方,扩大技术产品的应用范围,向用户提供最牢固的技术保障。“如果自己应用的效果都不理想,再向用户销售,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傅德海说。
令傅德海担忧的是,从2002年至今,国内已经进入或即将准备进入粉体建材领域的企业不在少数,规模大的在10—15万吨左右。但实际市场才刚刚开始,有的只能生产1万多吨,有的仅销售不到5000吨,市场并不如想象的顺畅,这就是一个严重的信号。中国粉体建材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刚开始进入的少数企业大都能较好地注重品牌建设,但是现在的企业多了,有的就不按照规律办事,价格的竞争,质量得不到提高,给市场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傅德海说:“其实,这个现状也属于正常,国外一些国家他们最初也是有几百家企业在市场中竞争,最后通过优胜劣汰及政府干预,仅仅只有那么几家具备实力的企业生存下来,发达国家走过的这样一条路,国内也照样会走,只是时间的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国家八部委联合发文,并专门成立了专题组、专家组,大力推广干混砂浆产品的市场应用,已开始在广州、上海、北京进行试点。相信粉体建材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新时机。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