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钢- 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的发展历程 

2006-03-09 00:00

      1985 年8月,第一次钢- 混凝土组合结构国际学术会议在哈尔滨举行。由前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组织。在该次会议上,日本、加拿大、新西兰及中国四位教授联合倡议:组建“钢- 混凝土组合结构国际协会”,以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和学术交流,使这一新结构得到更迅速的发展和应用。 

      1988 年8月,第二次钢- 混凝土组合结构国际学术会议再度在哈尔滨举行。由前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组织(现已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并)。会议期间,钢- 混凝土组合结构国际协会( ASCCS )宣告成立。理事会由来自日,英,中和新西兰四国的六位教授组成。我国钟善桐教授当选为第一届主席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C。道格拉斯。戈特博士 ,高级讲师被任命为秘书长。任期为三年 ,主席可联选联任两届。国际学术会议每三年举行一次。

      1991年9月,第三次国际学术会议 (ASCCS) 在。日本福冈举行,钟善桐教授当选连任第二届主席。C.道格拉斯。戈特博士连任秘书长。理事会扩大 ,由 11 人组成。

      1994年6月,第四次国际学术会议 (ASCCS) 在斯洛伐克考息司市举行。日本九州大学松井千秋教授当选为第三届主席 ,戈特博士连任秘书长。钟善桐教授荣获名誉主席称号。

      1997年9月,第五次国际学术会议在奥地利因司特鲁克市举行,松井千秋教授连选为第四届主席 ,戈特博士连任秘书长。

      2000 年3月,ASCCS 第六届国际学术会议在美国洛杉矶市举行。日本 Morino 教授当选为第五届主席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的 Brian Uy 副教授被任命为秘书长。

      2003 年6月,第七次国际学术会议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举行。日本 Morino 教授当选联任第六届主席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的 Brian Uy 副教授联任秘书长。理事会讨论决定第八次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哈尔滨市举行 ,由钟善桐教授负责筹备。

      以上是 ASCCS 国际协会建立和发展的历史沿革。 

      众所周知,钢 - 混凝土组合结构是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组合,充分发挥了两种材料的优点,而克服了彼此的缺点。因而是经济合理的结构,倍受各国工程界的重视,已在很多国家得到应用和发展。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钢 - 混凝土组合结构领域内,无论是理论研究或是工程应用,我国都已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和大跨桥梁方面的应用,发展十分迅速,已分别建成世界采用钢 - 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最高的超高层建筑和跨度最大的大跨桥梁。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3: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