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黑加工点躲进苞米地
在新民市沥青黑加工点躲进了苞米地。
7月15日下午3点,记者到101国道新民段采访车祸归来,当行驶到新民市三道岗子乡时,突然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一股黑色的浓烟从北面的玉米地中钻出来,有黑色的粉末落下。路旁村民说那是黑加工点在熬沥青。前行了大约3000米,突然过来6个拿着铁锹的中年人,将记者围在中间喊:“你们是干什么的?”
“前面有烟,是不是着火了?”
“是。不过,火不大,我们正在救。”
“我们也去帮忙吧?”
“救火的事,我们能行,不用你们记者了。”僵持了十分钟后,记者只得离开。
这样的沥青我们自己不用
18日下午,乔装成建材商店老板的另一路记者再次来到三道岗子乡并顺利进入黑加工点。它隐藏在一片玉米地中的空地上。两口巨大的锅中装满沥青,一个光膀子的男子在烧火,一个穿着蓝背心的男子拿着长柄铁勺棍子在锅中搅着。
成山的油毡纸堆在锅旁边,距离大锅一米的地方是用水泥砌成的小地窖,地窖旁是专门抽取地下水的水泵。炼制好的沥青流到地窖中后,用水泵抽上来的水浇到上面,冷却后用刀切成均匀的块,这样沥青就炼完了。
“蓝背心”毫无保留地说:“这个炼油点没有任何手续,以前也有人来查过,但人一走咱们就重新开工。这是我亲戚开的,农活不忙了,我来帮忙活忙活。”
“蓝背心”是附近罗家房乡的村民,忙活的代价是每月1800元。“老板赚得更多,一个锅炼一次能炼一吨,油毡每公斤收上来是0.5元,沥青卖每公斤1.5元。这里有两口锅,一天两吨,老板一天能赚近2000元。”
谈话中,炼油锅突然着火了,“蓝背心”立刻拿着水桶打了一桶水,倒进炉里。“像这样简易的炼油炉着火是正常事儿,用水把炉子浇灭虽然对沥青质量有影响,但灭火快速有效。我这个亲戚交际广,沥青存不了两天就会卖光。”
至于沥青的流向,“蓝背心”说:“新民的、沈阳的、铁岭的、抚顺的,都是建材商店到这里买。道不好走,我们先用马车将沥青运到柏油路,然后他们再拉走。因为今年雨水大,城里房子漏的多,都得买沥青做防水。昨天还有两个城里口音的男子来买沥青呢,老板说是沈阳一个物业公司的。但是,这样的沥青我们附近的村民根本不用,太阳一晒就裂,白用。”
30多村民给黑加工点送料
“蓝背心”告诉记者,在三道岗子乡和罗家房乡炼制沥青的油毡纸是求大于供,因为这两乡黑加工点至少四家,除了卖油毡纸的商贩主动送来的,两乡的村民也都加入送料的行列。
记者在三道岗子乡和罗家房乡转了一圈,走进了李大爷和王大爷的家。两人对沥青黑加工点的事耳熟能详,从去年开始有的,最初是一个人干,后来就十几个人干了,帮忙的人都是亲戚。李大爷说,两乡至少有30人给黑加工点送油毡纸,“有的人到外地买,有的人干脆到动迁的地方偷。其实,村里的环境已经因为黑加工点改变了,我白天都不敢开窗户,小孙子痱子都捂出来了。”
昨天上午9点,记者随新民市工商局以及罗家房乡工商所的工作人员来到黑加工点,“蓝背心”等人早已不见踪影。该乡的李大爷说,18日记者的行踪就被发现了,所以当晚和昨早都有人守在进村的路口,“肯定是看见你们的车,打电话报信了。”
记者随工商所夏所长来到罗家房乡一黑加工点:200米长的土地上有14家加工点,每个点都有一个水泵,四周至少39棵树“穿”上了“黑外套”。“这是我们昨天查处的,危害很大,但是村民却从来没有举报过。”
新民市工商局的相关负责人李主任说,在查处黑加工点过程中,他们曾遭遇过“老板”的威胁,被村民骂过,“黑加工点赚钱,有的村民过来打工,有的村民送原料,有的村民负责运输,所以部分村民保护黑加工点。但是,他们不知道,沥青挥发的气体能致癌,加工点污染环境和地下水。他们是在用金钱赌博未来。”她希望,村民能够放弃眼前利益,积极举报黑加工点。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