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砼花”分外香

2005-04-04 00:00
    江苏常州预拌混凝土业快速发展实录

    常州是全国发展预拌混凝土最早的城市之一。早在1978年,常州建筑工程材料供应公司就建立了全市第一家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并取得了不凡的业绩。随后,中铁一建、金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相继建立,形成了常州预拌混凝土市场三足鼎立的局面。之后,该市在发展中又相继建立了一些搅拌站。经过22年的培育,特别是2000年后的短短几年内,个私经济开始涉足预拌混凝土行业,市场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常州成为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预拌混凝土价格最低的城市。这一切,促进了工程建设较好地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为混凝土市场的发育和禁止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在,该市混凝土发展呈倍数增长,2004年,供应量完成345.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0.5%,连续4年实现前所未有的大幅度跨越式增长。

    纵观常州预拌混凝土20多年的发展历史,当前的快速发展形势来乏不易。它是政策法规贯彻落实、地方政府积极扶持、散装办全力服务、技术装备进步拉动、经济利益驱动等因素互为作用和催化的结果。
    
    政策营造预拌砼发展环境

    发展散装水泥使用预拌混凝土可以节约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多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的发展和应用。但是,各地发展很不平衡,到19%年全国水泥散装率还不到14%,预拌混凝土的使用率就更低。针对散装水泥的发展现状,以及与先进发达国家的差距,1997年1月30日国务院国函【1997】8号批复了国内贸易部等六部委局制定了《进一步加快发展散装水泥的意见》。六部委局《进一步加快发展散装水泥的意见》的颁布具有里程碑的作用,从文件标题的用词上不难看出国家对发展散装水泥的迫切性。为了能快上加快,自那时起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局先后8次发文,制定发展散装水泥和使用预拌混凝土的有关政策规定。其中2004年3月颁布的《散装水泥管理办法》就有七个部委局联合发文,可见其重视程度。国家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管理体制、产品结构调整、经济调控手段等多方面为散装办开展工作提供了行政许可和法律依据,开辟了发展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的快车道。假如没有国家一系列关于发展散装水泥政策法规的出台,发展散装水泥就没有动力和压力,只能顺其自然,自由发展,常州也不可能取得目前的好成绩,只能在1997年散装水泥产量70万吨、散装率20%、预拌混凝土30万立方米的水平上继续左右徘徊。所以,在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下,发展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法规。

    领导重视引导预拌砼快速发展

    各地多年的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散装水泥事业发展的好与坏、快与慢,与所在地政府对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重视、关心、支持的程度呈正比。常州市历届政府都比较重视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推广和应用,每当遇到发展关键时刻,市领导都能因势利导、果断决策、支持散装水泥事业的发展。1978年,预拌混凝土在我国刚兴起时,常州建筑材料供应公司在分管副市长的关心支持下,率先建起了全国中小城市第一家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之后,凡国家出台有关发展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的政策法规,市政府都能及时地制定相应的政策或实施细则。省政府贯彻国家《进一步加快发展散装水泥的意见》的第158号政府令发布后,常州市政府于2001年6月就出台了《关于颁布〈常州市发展散装水泥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2003年10月,国家商务部等4部《关于限期禁止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颁布后,为贯彻执行国家的禁止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精神,常州市政府于同年12月16日在全国城市中率先颁布了《关于限期禁止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告》。正是由于市政府的重视、关心、支持,调动了全市散装办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努力为散装事业服务,同时也促进了市各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与支持,为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宣传执法推动预拌硅快速发展

    现在常州一个月的混凝土供应量相当于10年前一年的供应量,满街跑的工程车最多的就是混凝土搅拌车,这已成为常州市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回顾历史,常州预拌混凝土快速发展非一日之功,宣传工作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打破水泥使用上的传统观念,突破散装水泥的发展瓶颈,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多年来,散装办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想方设法开展宣传工作。他们下工厂、去工地宣传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在市区人流密集的商场、影剧院、公园、居民社区等地方悬挂宣传散装水泥和使用预拌混凝土的横幅标语;印制宣传用品散发给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多年坚持在有关报刊杂志上发表宣传文章;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每年散装水泥宣传周;创刊常州《散装水泥简报》 等等,多形式交叉立体的宣传形成了较好的舆论氛围。在做好面上宣传工作的同时,散装办依法办事,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力,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他们通过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在行政审批中心窗口收取散装水泥专项资金预收款,用经济杠杆促进散装水泥发展。为了规范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使用与管理,2001年1月,市建委、市散装办、市公安局联合发文,制订了《关于印发<常州市市区建设工程预拌混凝土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2003年市散装办分别和常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常州钟楼经济开发区等联合发文,规定其所辖范围内建设项目必须使用散装水泥及预拌混凝土,为以后开展执法检查中寻求所辖行政主管支持奠定基础。他们还针对某些建设工程不使用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的违规行为开展执法检查,通过召开处罚听证会、罚款等行政执法手段震慑、教育违规单位。实践证明,对一个单位进行处罚,能教育带动周围一些单位使用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较好地推动了水泥生产企业的散装水泥发放工作和工程建设使用预拌混凝土的进程和广度。

    市场驱动预拌砼快速发展

    使用预拌混凝土和砂浆是散装水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散装办的职责。为了培育散装水泥市场,长期以来常州散装办的同志做了大量的启发引导工作,吸引社会和个私资金投人到发展、运输、使用散装水泥各个环节上。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近年来常州预拌混凝土行业快速发展,变化很大。

    变化之一:经过几年优胜劣汰的市场逐鹿,搅拌站规模逐渐增大,混凝土供应量增加。2001年底常州混凝土年供应量73万立方米,现在混凝土年供应量345.6万立方米,3年净增近5倍。混凝
土搅拌站向高技术、新装备发展。

    变化之二:个私投资新建混凝土搅拌站发展较快,呈现出三多:搅拌站多、设备多、供应量多。

    变化之三:混凝土搅拌站合理分布、散建四方。在市场经济调节下,混凝土搅拌站发展快而不乱,老站逐步迁离市区人口密集地区,新站东南西北错落有致,形成较合理的供应布局。

    变化之四:混凝土生产企业十分注重自身形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颁布时,正逢常州开始着手建设特大型城市.全市各方面对环保工作+分重视。混凝土搅拌站也因此更加注重塑造自身形象。他们从制度着手,开展清洁生产活动,站内生产现场干净整洁,混凝土搅拌车出站前必须进行冲洗,有条件的卸料后还要冲洗。混凝土搅拌站的老总们认为:城市环境企业有责,车容车貌直接影响到城市环境面貌,同时也体现了企业形象和实力,洁净的搅拌车是企业不花钱的流动广告。

    技术进步拉动预拌砼快速发展

    技术、装备进步是拉动预拌混凝土块速发展的火车头。1978 年常州预拌混凝土开始起步,当时正处拨乱反正百废待兴之机,各方面条件比较差,资金缺乏,装备落后,预拌混凝土的运输主要靠翻斗车,销售半径很小,限制了预拌混凝土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不断深人,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国产混凝土搅拌车、泵车等相继问世。装备的进步推动了混凝土的发展。随着大方量混凝土建设工程不断出现,混凝土外加剂得以开发应用,到上世纪80年代初,蔡系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研制成功,为预拌混凝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备的技术条件。进人9年代,国家对水泥生产使用中产生的资源、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更加重视,在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控指引下,人们逐步认识了发展散装水泥的意义,看到了预拌混凝土发展的灿烂前景,积极投资于混凝土制造的相关产业。国产大吨位的散装水泥产业结构的加快调整,散装水泥量快速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水泥产业结构的加快调整,散装水泥量快速增长,达水泥集团拓张的需要刺激了散装水泥装备更快发展。众人拾柴火焰高,进入二十一世纪,常州预拌混凝土市场继续走高看好,在各方面的引导、关心、支持下,一些个私经济斥巨资投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经过几年市场运作,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如今,遍地“砼花”分外香,预拌混凝土发展的春天来了。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1: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