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外来水泥激增 重庆水泥能否借助错峰常态化走出低谷?
“目前与贵州接壤的几个地区大大小小搅拌站都开始使用贵州水泥,如果不是保供问题还没有解决,主城区也将‘沦陷’。”重庆一位水泥经销商在谈到不断侵蚀重庆市场的外来水泥时透露。
今年3月一则贵州水泥来到重庆主城北部的消息不胫而走,据当地企业介绍,由于高速免费,不少经销商将低价水泥销往重庆,这也是近年来两地水泥价差不断拉大的一个缩影。低价水泥的进入无疑对重庆的行情造成影响。
从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统计来看,重庆水泥2020年均价与2019年相比差距在40-50元/吨,与下游湖北的价差也从40元扩大到70元/吨。而2019年的均价相对于2018年已经有所下滑。
影响逐步扩大但总体有限
重庆水泥协会秘书长熊科表示贵州对当地供需确实有压力,当地越来越多水泥进入重庆。“此前贵州与重庆的交接市场互有来往,而现在基本已成单向销售。”熊科表示,“目前输入的规模在200-300万吨左右。”
与此同时,熊科表示重庆近年全年的需求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目前贵州水泥对于重庆总体来说影响有限。“影响更多体现在对于行业信心的冲击,特别是两省接壤地区不断出现的新情况,这让处于平台期的市场影响明显。”
“就像全国一样,四季度是工程项目赶工期,常常出现搅拌站和水泥厂门口排长龙的情况,而今年却一反常态。12月底就出现价格松动的迹象。”当地一位行业人士认为重庆水泥价格在2020年表现一般与当地需求低迷密不可分。
不过,熊科也表示,尽管受贵州水泥输入冲击,但对重庆整体市场影响也是比较有限的,“行业应该注意到位于重庆附近的遵义和铜仁地区水泥价格已经有改善的迹象,特别是贵州新一轮错峰生产正在落地,当地市场向好迹象出现。”
错峰常态化营造行业自律氛围
在谈到近期出台的错峰生产常态化通知,熊科透露重庆水泥协会也在近期积极与有关部门制定本市的错峰生产政策,争取错峰生产的运行机制更加完善。“错峰生产可以说是重庆水泥行业改观的重要契机。重庆水泥行业集中在全国都算比较低的,如果没有错峰生产给行业带来的变化,很难走出2015年的低谷。”
根据中国水泥网最新发布的“2020中国水泥熟料产能百强榜”数据,重庆年熟料产能5204.90万吨,而前三大水泥企业产能集中度不足50%。如果单独看主城九区的市场情况来看,集中度将进一步降低。
熊科表示,专注重庆主城的几大水泥企业在规模和实力上来看差距并不大,所占市场份额相对比较固定,过去为了扩展市场价格战时有发生,可收效甚微。错峰生产改善了水泥供需关系,增加了行业信心,让各家企业逐渐认识到行业自律、协同的重要性,行业效益也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向好。
行业良好自律的态势也表现在产能置换工作上。 “十三五”期间重庆没有一起产能置换进入本市的情况,“十四五”在执行产能置换政策中,重庆有关部门也探讨控制总产能方式来进行,熊科介绍。
重庆水泥行业能否在2021年一改去年低迷的行情?据重庆水泥协会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重庆水泥行业利润约为35亿元,同比下滑28%。这一颓势是否将延续?熊科与前文所提到的行业人士给出了相近的看法,他们认为随着2020年处于规划阶段的重庆各地重点工程启动,重庆地区的水泥需求和价格都将在2021年有所起色。
“当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贵州市场的走势,新一轮错峰执行情况,行业能否重拾信心,行业自律程度能否提升,都是很重要的因素。”熊科说。
编辑:何欣然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