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矿山的绿色转身
12月初的一天,一台装满砂石的货车,从湘乡市韶阳石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韶阳石材”)的自动喷淋降尘系统厂房里开出,经过厂房门口的固定式炮雾降尘机后,再经过两道自动感应洗车除尘系统,方才驾出厂区。这些砂石将被运往20公里开外的宁乡市,用于修建宁韶高速。彭清明十分重视这批货,从生产到出货,都亲自“坐镇”。毕竟这是该企业凭借省级“绿色矿山”这一“金字招牌”,打败17家投标企业,中标的第一个重点工程项目。
彭清明是韶阳石材的负责人,2018年,他与合伙人从上一任矿主手上收购了这个位于韶阳村的花桥砂石矿,将其更名为韶阳石材。那时候,附近还有育塅、鹏程两个同类型矿山。“小、散、乱、污”是它们的共同标签。随着湘潭市对露天矿山开展“关小上大”的综合整治,全市关停了砂石土矿山57个,育塅和鹏程两个矿山位列其中,留下了条件资源相对较好的花桥砂石矿,这才有了现在的韶阳石材。
“当时的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6部委联合已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明确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紧接着湘潭市又打响了蓝天保卫战。”眼看着矿山经历关停、兼并、重组的彭清明明白,要搞矿山,决不能像从前那样搞了,建设绿色矿山是大势所趋,务必坚持“边生产、边修复、边治理”的原则。
于是,他和合伙人前往浙江省、广东省的几座绿色矿山“取经”。回来后,根据矿山实际情况,结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在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的指导下,编制了韶阳石材绿色矿山建设方案和发展规划。
按照这一规划,2018年开始,他们对厂区内及周边的道路进行硬化,实施雨污分流、土地平整、排土场覆绿等工作。为从源头上控制扬尘,他们还建设了全封闭的配有自动喷淋降尘系统的厂房。2台洒水车每天轮流作业28次,作业范围从采矿区一直覆盖到出厂后1.7公里长的道路。
让彭清明没想到的是,就在第二年,湘潭市政府常务会议就专题审议通过了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及考核办法,湘潭市成为全省率先出台绿色矿山创建标准的地市,提前启动了矿山绿色建设。有了地方规范性文件作为指导,加上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专业人员每季度一次的实地勘察和送政策上矿,韶阳石材的绿色矿山建设进度更快了。
如今的韶阳石材,已全然看不出它原来的样子,绿色矿山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开始显现。“投产4年以来,由于投入的持续性,我们一直入不敷出,今年7月终于开始盈利。”彭清明称,厂内的PM2.5监测数据保持在“绿色”范围内,经济数据则实现“飘红”。
可见,通过绿色矿山建设,矿容矿貌有了颠覆性改观,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声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减少生产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还能使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经营成本管理更上一个台阶。正在申报省级绿色矿山的湘潭县朝晖硅砂矿和广铁集团湘乡采石场也是典型的例子。
与韶阳石材不同的是,湘潭县朝晖硅砂矿启动绿色矿山建设的时间较晚。很长一段时间,该矿区都是“下雨是泥,天晴是灰”的面貌。在湘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下达限期建成整改通知2份、约谈2次,并多次上门宣讲生态保护及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后,采矿权人思想观念终于实现了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的根本转变,随后绿色矿山的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效果明显。今年全市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推进及现场观摩会在此举行,来自全市28个矿山企业的负责人现场观摩了朝辉硅砂绿色矿山的建设成果。此外,广铁集团湘乡采石场也已建成绿色矿山。
符合条件的矿山逐渐向绿色矿山转变,废弃的矿山如何修复?湘乡市棋梓镇谷水采石场矿区也给出了答案。因资源枯竭和环境问题,谷水村采石场被关停废弃,矿区100多亩土地被破坏,急需修复。考虑到棋梓镇紧邻水府庙水库,独特的地理小气候特别适合翠冠梨、水蜜桃、黄桃等水果的生长,在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专家的指导下,矿山所在谷水村村民探索生态修复新模式,流转了矿山土地和周边400多亩山地,种植翠冠梨和黄桃等水果,将废弃矿山打造成果园。过去满目疮痍的矿山,如今变成远近闻名的“花果山”,年收入近百万元。
路难行但行则必至,事难做但做则必成。近年来,湘潭市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一方面,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取缔关闭全市所有的煤矿、石膏矿、地下采石场等矿山;另一方面,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组织技术单位和矿山企业一起编制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化图集,按照一矿一策限期建设绿色矿山。对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的矿,给予延长延续期限、优先启动扩界、优先保障用地等政策,没有达到标准的到期不延续、不扩界,成效凸显。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绿色矿山9个。按照《湖南省绿色矿山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任务表,到2022年底,湘潭市所有生产矿山将全部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实现绿则存,不绿则退。
编辑:刘群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