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交易试点履约期至 碳配额价格遭“腰斩”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5-07-21 09:32

  2015年是7个试点碳市场全部启动后的首个履约年。

  今年是北京、上海、深圳、广东、天津等5个试点的第二次履约,也是湖北和重庆的首个履约年。总体来看,除天津以外,上海、北京、深圳、广东均按原定期限完成履约,且上海、北京、广东最终履约率均达到100%,深圳和湖北履约率在99%以上。其中,上海是唯一一个连续两年按时且100%完成履约的试点。

  湖北和重庆在首次履约大考中,均采取了推迟的策略,目前湖北已完成履约,履约率为81.16%,而重庆将于2015年7月23日完成履约。

  今年也是CCER的入市交易和参与履约的元年。7个试点地区CCER累计成交量约885万吨,接近各试点碳市开始以来配额累计成交量的四分之一。其中,上海CCER履约用量最大,约50万吨。

  自首个试点启动运行至今,已有2年,在此实践中,试点整体运行平稳,但在从交易数据来看,试点活跃性差异较大,其中天津和重庆活跃性最差。

  由于试点整体存在配额供给过量的情况,且CCER作为低成本履约工具首年入市,使得配额价格在此次履约中走低。

  京津沪深粤履约成绩突出

  第二年履约的5个试点在今年的履约中成绩突出。

  今年,北京试点重点排放单位共计543家,比去年增加了128家,包括京冀跨区域碳排放交易体系中河北承德市的6家水泥企业。而履约率则由去年的97%,提高至100%。从履约过程来看,与去年相比,北京市责令整改的重点排放单位数量大幅降低,从第一个履约期的257家减少至今年的14家单位。

  根据北京市发改委初步测算,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2014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降低了5.96%,协同减排1.7万吨二氧化硫和7310吨氮氧化物,减少2193吨PM10和1462吨PM2.5。

  广东省2014年度184家控排企业中,仅有1家未按时履约,但该企业在责令整改期内完成履约任务,广东碳市履约率达100%。而去年,广东有2家企业未完成履约,企业履约率为98.9%,配额履约率为99.97%。

  深圳今年636家管控企业中,仅有2家企业未按时完成履约,履约率为99.7%。而去年,645家控排企业中,有4家未按时完成履约。

  天津市2014年度碳排放履约工作再次延后。112家纳入企业中,履约企业111家,履约率为99.1%。而2013年度,在114家纳入企业中,履约企业110家,履约率为96.5%。

  与上述5个试点不同,今年是湖北、重庆碳市履约元年,面对首次大考,两试点均采取了延期策略。

  其中,湖北碳市延迟履约1个月,截至7月10日,湖北138家控排企业已有112家企业在登记系统内提交足额配额,并完成履约,占企业总数的81.16%。湖北138家控排企业二氧化碳排放减少781万吨,同比降低下降3.19%。

  重庆的首年履约实为2013、2014年度合并履约,重庆市发改委和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履约最后期限为7月23日,比原计划推迟1个月,截至7月13日,履约率已达70%。

  ICIS安迅思中国碳市场分析师林剑玮认为,推迟履约期的做法,不利于政策的严肃性,从公平性的角度来看,对积极履约的企业也有失公平,因为这些企业往往会较早参与市场交易,可能面临较高的市场价格,资金也会被长时间占用。

  7个试点碳市活跃性呈现分化

  虽然各个试点的交易规模不同,但自各试点碳市开市以来,交易量和交易额总体上升的同时,也拉开了试点之间的距离。截止到7月16日,7个试点地区二级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超过3800万吨,累计成交额超过11亿元。

  其中,湖北碳市配额总量巨大,且交易比较活跃,无论是累计成交量,还是成交额均位居7个试点地区首位,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约为1619万吨和4亿元。

  北京和深圳碳市尽管总量的盘子相对较小,但市场流动性较好。北京、深圳碳市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达到527万吨和2.36亿元、414万吨和2.05亿元。

  上海和广东碳市累计成交额均超过1亿元,其中,上海累计成交量约为415万吨,累计成交额约为1.27亿元。广东累计成交量近600万吨,累计成交额1.49亿元。

  天津累计成交量和累计成交额分别为203万吨和0.36亿元,成交量仅为上海碳市的一半,湖北碳市的八分之一。

  重庆碳市是7个试点中交易最不活跃的,截止到6月30日,累计成交量仅约24万吨,累计成交额约 631万元。

  从交易量和交易额数据来看,7个试点的活跃性已经呈现分化,天津和重庆碳市场活跃度远不及其它5个试点。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若上述局面无法及时得到改善,在试点地区向全国碳市场过渡的背景下,天津和重庆将处于不利地位。

  7个试点中,广东是唯一一个通过制度保障碳配额拍卖的试点碳市。2014年企业有偿配额计划发放800万吨,实际来看,从2014年9月起至2015年6月先后分4次合计发放700万吨,竞买总量为约344万吨。

  环保桥公司总经理彭峰分析,各试点从实际运行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根本原因在于配额相对过剩,市场主体参与拍卖的热情有限,拍卖也没有对市场价格形成有效的指导。

  第二年履约刚刚结束,广东发改委就下发了《广东省2015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根据此方案,2015年,控排企业有偿配额计划降低到200万吨,且取消拍卖底价。

  CCER履约元年:上海碳市履约用量最大

  2015年也是CCER上市交易并参与履约的元年。

  据不完全统计,7个试点地区CCER累计成交量约885万吨,接近各试点碳市开始以来配额累计成交量的四分之一。[Page]

  其中,上海碳市CCER累计成交量位居试点碳市场首位,截止到7月16日,累计成交约241万吨。北京位居第二,成交量为190万吨。北京、上海两试点CCER交易量占交易总量的近一半。

  深圳和天津CCER成交量也已经超过100万吨,分别约为142万吨和125万吨。湖北、广东累计成交量不足100万吨,分别达到96.7万吨和91万吨。重庆碳市目前尚无公开交易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CCER已经受到了金融市场的青睐,成为碳金融创新的重要载体。目前,已经出现了专注于CCER投资的碳基金,产生了利用CCER的掉期、质押贷款等产品,而CCER收益也已经嵌入到中广核发行的中期票据的利率结构中,CCER已经成为碳金融创新的热点。

  而从使用CCER履约的情况来看,上海碳市CEER履约用量最大,约50万吨,占CCER交易量的21%。北京碳市场今年共有9家单位,使用6万吨CCER进行履约。截至7月8日,湖北碳市场控排企业共使用了近10万吨CCER履约。

  CCER在入市及履约元年,能取得这样成绩,彭峰认为,得益于政府主管部门对第三批、第四批减排量的签发提速,有效增加CCER的供应量。“希望审批流程在未来能够机制化和常态化,比如说确定减排量审核的频率、时间,使得市场各方可以有效预测CCER签发的时间和数量,准确掌握CCER的供应情况。”

  一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尽管CCER理论上在不同试点具有通用性,但由于不同试点地区对CCER准入门槛不同,目前CCER市场呈现“碎片化”的情况,未来国家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协调性。该业内人士同时表示,“未来还要提高审批程序的效率,目前有些地区CCER入市交易甚至需要面临国家发改委、地方发改委和交易所三重审批流程。”

  参与主体增加 市场价格走低

  试点运行第二年,市场更加稳定,价格更加合理。除了控排企业的积极参与外,彭峰认为,这也得益于整体市场开放度的提高。

  各试点纳入门槛与2013年相同,纳入企业数量共计2089家,比2013年度增加126家。

  试点地区降低了市场参与方的准入资格,使得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等交易主体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湖北、深圳碳市场个人投资者已经达到2000多户。机构投资者方面,目前湖北已经有69家、上海已有近50家,北京接近40家,深圳也达到20余家。

  另外,深圳和湖北碳市场分别于2014年9月和2015年6月向境外投资者开放。对此,北京太铭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CEO孔晴熙对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目前外资企业不能在国家登记簿开放,交易有诸多困难,未来中国的碳市场还是以内资企业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履约期多地市场出现配额价格下跌,甚至腰斩的现象。

  孔晴熙认为,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今年控排企业较早参与交易,提前储备履约所需的配额,因而履约期后期对配额的需求降低,导致价格降低。

  “配额价格下滑的根源在于碳配额发放相对过剩,”彭峰认为,“无论是近期试点碳市场,还是未来全国碳市场,一定要设定合理的配额总量,完善配额分配制度。”因为只有配额价格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企业才会有动力实施节能减排的项目,才有动力参与碳交易。

  彭峰进一步表示,政策的稳定性和明确性也是重要的原因。目前的情况下,有些市场主体担心未来政策变化,往往选择将配额直接出售,而不是选择长期持有或者采用其他的碳资产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将进一步增加了市场供给,拉低市场价格。

  林剑玮表示,今年在配额相对过剩的背景下,CCER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抵消工具,对配额价格也会产生一定的冲击。

编辑:曾家明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3: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