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跳到圈外找朋友加快创新值得赞
原国家建材局局长王燕谋近发表题为“关于水泥行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考”文章,文章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这是中共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当前众多矛盾和问题的顶层设计;是向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而发出的动员令。王燕谋先生指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是当前水泥行业的头等大事。对此,王燕谋先生从企业制度改革、化解产能过剩、生态文明建设、科技体制改革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水泥水泥行业应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值得水泥从业者参考学习。
王燕谋曾长期主持研究制订和组织实施中国建材工业技术政策,重点推进水泥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的发展,对科技体制深化改革和重要性和紧迫性有着充分的了解和深切的体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思路十分清晰。王燕谋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的“发挥市场对技术研究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决定,有着深切的感受和体会,认为这是对三十多年来科技体制改革的总结和提升,是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为今后改革指明了道路。
王燕谋指出,水泥产业的科研工作属应用研究范畴。根据我国水泥行业现状,王燕谋指出,中国水泥行业技术开发成果有目共睹。但性能与品种的研究开发进展缓慢,未能出现显眼的成果,前景并不乐观。
除性能与品种的研究开发进展缓慢外,王燕谋认为,水泥工业正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的巨大压力。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水泥行业的唯一出路就是加快创新,别无其他选择。
从行业内看,水泥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或与科研院校结合,或与国际上先进企业“联姻”是不错的路径。但对一个行业而言,不能不提到“隔行如隔山”传统惯性思维的影响。过于强调本行业的自身特点,即业内交流多、业内共同语言多。说重一点只在业内转悠,犹如“近亲繁殖”,实现不了“优生”。
《中国水泥网》转自《大众网》一则“太空科技联姻水泥企业 传统产业升级少些行业思维”报道对水泥行业加快技术创新应该有所启示。报道引用了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才奎一席话,我们搞水泥的,始终跳不出水泥来,行业内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颠覆不了行业的发展模式。传统产业想发展,搞突破,不能再在圈内找朋友,必须跳到圈外找。张才奎跳到圈外找到山东大学国际知名热能科学家程林。程林担任国家大科学工程阿尔法磁谱仪项目中热系统总负责人,领导着一个由山东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共同组成的团队,其研制的热系统成为国际空间站上惟一中国制造的系统组件。双方商议后,山东大学热科学中心团队就住进了山水集团,开始了热回收技术的试验。
生产水泥的回转窑表面温度很高,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工业余热,却一直得不到充分利用。但为了散热,每条窑还得配上十台大功率风机来降温。且不说余热得不到充分利用,而为了窑的安全,还要消耗大量电,造成空气流动以保持窑体运行安全能承受的温度。
中国水泥协会原副会长曾学敏2012年在第八届(水泥)余热利用国际峰会上所作题为“挖掘余热利用潜力,创新余热利用技术”的报告中提到,在水泥窑余热资源分布中,回转窑表面散热比例约占11.39%,位居预热器出口废热和冷却机排出废气之后第二位,这部分余热基本未被利用(后见有企业利用其加热生活用水的报道)。据曾学敏提供的数据,窑筒体表面温度沿轴向分布变化范围在120~400℃,平均温度为270℃。由此造成的散热损失占烧成热耗的5%以上。以1条2500t/d为例,窑筒体年散热损失为1.2×108kJ,折合标煤4125t。这些数据清楚表明,回转窑表面散热是一项相当可观的余热资源。
报道称,如何看待窑体表面散热,新热回收技术和传统的思路完全相反,采用了许多颠覆性的思路,比如一个集热器装置,把回转窑包起来,这样回转窑散发的热量就完全到了集热器里面。在传统思维中,回转窑表面温度就高,而温度越高,越应该散热。现在新热回收技术不但不散热,还要穿一个“棉袄”,温度过高窑变形怎么办?新思路遭到了山水集团所有技术人员的一致反对。
经过这次在山水的热回收技术的试验,不仅让回转窑温度降下来了,而且在一条日产3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上,每天可以节约标准煤15吨,收集的热量还能用来发电。对此,程林认为,传统行业要想发展,一定要跳出传统思维,才能有真正的突破。张才奎认为,如果只是跟行业内的人交流,只是和行业内的科研所、设计院打交道,永远是就行业谈行业。传统产业想发展,最关键的是要破除行业固定思维模式,有时候,找一个看似不沾边的行业,也许就是发展的一个重大契机。
无独有偶,去年年底《中国水泥网》刊登了题为“刘永行:用‘外行’不用‘内行’”的报道。报道称,刘永行在分析用“外行”不用“内行”这个理论时有这样一段话:“外行”能够在专业上有所突破,因为“外行”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没有局限性,没有思维定势。我是非常善于创新的,但是我的创新必须要有人去执行。靠谁去执行呢?那就要靠“外行”,内行的思维理念都固化了,很难突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用内行,但不迷信内行,而是要引导内行按照我们的理念进行管理和工作。刘永行的最后结论也很值得回味:用外行,要能够迅速成为内行,不是说我用外行他就一直是外行,必须要变成内行,这是一个前提,或者说是一个结果。用外行只是一个起点,终点肯定是变成内行。但是,从外行变成内行的过程应该是沿着精益求精的经营思想、创新理念和管理模式,变成内行的一个过程。这样培养出的内行才是我们需要的内行。照搬过来的内行,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内行,因为他们有时候代表一种僵化,代表一种经验主义,代表一种不思进取、不思创新的思想。
任何一个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必须要有更开放的观念,跳到圈外,或走出去,或请进来,吸纳其他行业的思维方法、做法,为我所用,以加快创新,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从容应对资源环境约束的巨大压力。
编辑:余乐乐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